2022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创系110周年。11月17日,受北京大学哲学系邀请,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教授、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长张宝明作题为“人类命运关怀的历史存照——‘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百年回眸”的演讲。讲座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周程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中江教授、历史系欧阳哲生教授以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孙江教授三位教育部特聘教授作为与谈人参与研讨。此次演讲是北京大学哲学系110周年系庆讲座,讲座直播高达3.4万人,最高在线960人,引发广泛关注。
张宝明教授从1923年张君劢“人生观”演讲所引发的“科学派”“玄学派”“唯物史观派”论战谈起,在百年历史的恢宏画卷中描摹出“科玄论战”的学术史脉络与思想史价值。演讲共分五部分:“百年回望:学术史中的‘科玄论战’”“现场回放:科玄论战的历史悬案”“战后之战:‘科学与人生观’论集出版的思想歧义”“一脉相承:新青年派论争延长线上的科玄论战”“为全种万世而生活:化解科学与玄学的紧张”。
张宝明教授指出,“科玄论战”的共同命题是命运关怀。从张君劢到梁启超,从丁文江到胡适,在诸多学人的论争中,科学派坚持“科学指导”是要中国人从传统礼教等级文化中脱离出来,而玄学派坚持“意志自由”是要中国人避免欧洲科学万能的覆辙,在“科玄论战”双方力压纸背的文字背后,尽显“为生民立命”的情怀与胸怀。张宝明接着以《科学与人生观》《人生观之论战》序文的微观视角切入,介绍陈独秀、胡适的人生观争论,分析科学派、玄学派、马克思主义者三者对“科玄论战”诠释主导权的争夺。在此基础上,张宝明教授进而将“科玄论战”置于五四思想论争的框架下,认为“人文人道之争”与“科玄论战”双双显示的思想张力,归根结底还是以文化为主体的“德性之知”与以知识为主体的“理性之知”的分野,即大视野中的人文与科学之争。
在回眸百年前“科玄论战”后,张宝明教授认为科学派、玄学派和唯物史观派,尽管它们在自然与命运的人类命题上侧重不同的知识路径,但三派都是为谋求人类福祉而论战,都是试图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寻找心灵的确定性。张宝明教授从张君劢、梁启超等赴欧考察批判“科学包办一切”的疫下之思中,进而反思当前疫情救助中的人文关怀。从宏观梳理到微观论证,从各派的观点分歧到三派的思想会通,从回顾历史到观照现实,张宝明教授认为面对疫情,保护人类生命安全,化解人类心灵的紧张,仅仅靠科学是不够的。人文的缺位将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人文的社会将是残缺的,也是不可思议的。
在研讨环节中,北京大学王中江教授首先高度评价了张宝明教授演讲所涉及的宏大问题与社会关切。他说,张教授详细论证了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起因、过程以及各派观点,并对其进行了整合,进而从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阐释了科学与人文并非非此即彼二元论,其涉及个人与社会、大我与小我、我者与他者的人生意义,多元立场与普遍立场,中西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诸多学界重要命题。
南京大学孙江教授认为张宝明教授的讲座脉络清晰、论证严密,从近代学人对思想的引进,到唯物史观的介入,论证中结合五四运动的历史场景,为我们理解历史中的科玄论战提供了重要思路,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百年学术史的景象。
张宝明教授又在线一一回应了来自北京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学者及学生热情提出的相关问题。在总结发言中,主持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周程教授感谢张宝明教授在世界哲学日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作客北京大学哲学系110周年系庆讲座。张教授的演讲首先将大家带入百年科学与人文论争的宏大历史背景中,最终又回应疫情之下当前科学与人文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正如张宝明教授所提到的,“人类史,是一部自然与命运相遭遇的历史。”百年来,科学与人文论战,其实反映的是全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共同关切,这也是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有基础。